【组成】 方Ⅰ:白术 60g,黄芪、大腹皮、车前子、茯苓、丹参、 益母草各30g,马鞭草 24g,赤芍、当归、泽泻各 15g,甘草 9g。
方Ⅱ:车前子 12g,甘遂、二丑、肉桂、冰片各 6g,莪术、五倍子 各5g。 随症加减方 Ⅰ:肝郁脾虚型者加枳壳 9g,山药 30g;湿热蕴结 型者加茵陈30g,黄芩 10g;肝肾阴虚者加生地 30g,枸杞子 15g;脾 肾阳虚者加熟附子、淫羊藿各15g;血瘀明显者加水蛭 9g,地鳖虫 15g;纳呆者加焦山楂、炒麦芽各 30g;鼻衄者加白茅根 30g,仙鹤草 15g;蛋白倒置者加炮山甲、龟板各 10g。 【用法】 方Ⅰ:每日 1剂,水煎取汁,2次分服;2个月为1个 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方 Ⅱ:诸药共研细末,蜂蜜调和成团块, 外敷于脐部,每日更换1次;10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 疗程。 【功效】 益气活血,温通逐水。 【主治】 肝硬化腹水。证属气虚血瘀水停。 【效验】 共治疗36例患者。男25例,女11例;年龄30 ~65 岁,病程16个月~10年;代偿性肝硬化5例,失代偿性肝硬化31 例;ALT反复异常者17例,A/G比例倒置者16例。结果:显效 (症状消失,腹水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20例,有效(症状明显改 善,有腹水者腹水减轻50%以上但未完全消失,肝功能指标下降 幅度在50%以上但未完全正常)13例,无效(未达到好转标准甚至恶化)3例,总有效率91.67%。ALT恢复正常者11例,A/G值 恢复正常者8例。 【解析】 马氏认为,乙肝后肝硬化腹水主要病机为气虚血 瘀,水湿停聚,而气虚、血瘀、水停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针对 其病机拟内外合治之方。内服方具有益气活血消水之功效。外敷 方取法于李时珍《本草纲目》用甘遂经验。李氏认为,甘遂反甘草,不能同用,但对腹水一证,用甘遂外敷脐部,与内服含甘草复方 相反相成。根据吴尚先《理瀹骈文》所云,药物内服外敷,其原理 药性一也。外敷方中,水蛭、莪术、甘遂、二丑活血破瘀、峻下逐水 之性猛攻,外敷可避免患者不堪峻攻之副作用,使药从皮肤缓缓吸 收而发生作用;神阙穴为任脉要穴,上药伍用肉桂、五倍子等温散 之品,以增强局部刺激,促进皮肤吸收,温通经络而治水。 【来源】 马小奇 中药内服外敷法治疗肝硬化腹水36例. 江西中医药,2003;34(7):20 |
上一篇: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可用-逐水软肝法
下一篇:治疗肝硬化腹水可用补通逐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