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毒性肝炎是由未定或未知病毒所致的肝脏炎症、组织学及生物化学的异常征象持续超过6个月,或肝脏有活动性炎症。既往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或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而目前仍有肝炎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体征,或有肝肿大,并有压痛、肝区叩击痛,可有脾厚或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可诊断为慢性病毒性肝炎。
临床上依据病情发展分为慢性迁延型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两种类型。根据病情程度的轻重,慢性病毒性肝炎可分为轻、中、重度。在目前所确定的A~E5种肝炎病毒中,HAV、HEV多引起急性肝炎,HBV、HCV及其与其他型病毒的共同感染可发展为慢性肝炎。HBV及HCV感染所致的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及慢性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丙肝)可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癌,预后差,甚至危及生命。我国为病毒性肝炎高发区,乙型肝炎中平均20%发展成慢性肝炎,而其中又有50%发展成肝硬化及肝细胞癌,丙型肝炎中慢性化率为50%~80%,其中20%发展成肝硬化。 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上常表现为轻或明显的食欲不振、恶心、乏力、肝区疼痛、腹胀,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肝肿大,或伴脾肿大、蜘蛛痣、肝掌。有的脾脏增大伴血象减低、肝功能异常、肝炎病毒异常、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降低、γ球蛋白明显增高等。 中医无病毒性肝炎之病名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认为本病属“胁痛”、“黄疸”等疾病范畴。病因为湿热疫毒,病机特点为湿热稽留,肝胆失于疏泄,脾胃受损。 |
上一篇:急性病毒性肝炎常识
下一篇:慢性迁延型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