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直认为肝硬化是不可逆转的,得了肝硬化,就再也不会好了。长期以来医学界也认为肝硬化的病理学基础是肝小叶结构被纤维分隔,形成假小叶或转变为结节,一旦假小叶形成,标志着病变已进入肝硬化阶段,再将假小叶逆转为正常的肝小叶是不可能的。肝硬化不能逆转的看法长期以来困扰着医学界,也令病人悲观失望,惊恐不安。
现代医学认为肝硬化不能逆转的结论是不完全正确的(当然治疗难度很大,不可否认),也是过时的定论。近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肝硬化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其他方式(如自我调适等)达到逆转的目的。在大量的临床肝硬化病例长期随访观察过程中,发现有一些病人病情曾经进入中、晚期阶段,但是经过适当治疗和调养,病情趋于稳定、好转,个别病人甚至经过几年的调治后,肝硬化奇迹般地消失了。针对这些临床事实,医学界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科研工作。首先是动物实验,使用一些特殊方法,使动物患上肝炎、肝硬化,再用适当的中西药制剂给予干预和治疗,结果发现肝内纤维瘢痕逐渐降解,纤维由粗变细,由厚变薄,由长变短,后来这些碎小纤维又被肝内防御细胞吞噬、清除。与此同时,肝脏凭借强大的再生能力,重建正常的肝小叶结构,恢复正常的肝脏功能,实验动物获得了痊愈。 上述实验证实,肝硬化的症结所在是在弥漫性肝纤维化基础上肝小叶结构的破坏,假小叶形成,但假肝小叶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逆转的,甚至可以转变为正常的肝小叶。近年来不少的中、西药被证实具有抗纤维化的功能,用这些药物治疗早期肝硬化,甚至部分中、晚期肝硬化病人,可获得理想的效果,从而否定了传统的肝硬化不可逆转的定论。它表明肝硬化并非一成不变,如果治疗得法,调理有方,还是有希望逐渐缓解乃至康复的。 但是肝硬化患者如不及时进行正确的正规治疗,阻断病情的发展,乙肝肝硬化的预后是不容乐观的,一般来说,静止性肝硬化预后较好,活动性肝硬化预后较差。具体判定预后的方法是根据肝功能分级标准。肝功能分级标准应用最广泛者为ChildPugh分级,其主要参照血清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腹水及肝性脑病发生率。肝功能保持较好的A级,5年存活率达98%;肝功能保持一般的B级,5年存活率为66%;肝功能较差的C级,5年存活率仅为36%。相当一部分静止性肝硬化可稳定在此基础上,不再向坏的方向发展,但是大多数活动性肝硬化,病情仍然渐进性发展,向重症肝炎或肝癌方向发展。因此肝硬化患者必须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阻断病情向坏的方向发展。 |
上一篇:乙肝与肝硬化的关系
下一篇:肝硬化患者怎样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