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炎?

养肝网 | | 个评论   养肝护肝交流群
  人们通常所谓“肝炎”,包括很多类型的肝病,其中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而病毒性肝炎最常见,也最具代表性。
  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以细胞变质为主要改变的炎症,它包括细胞变性和坏死,一般病变轻者以变性为主,病变重者以坏死为主。
  人们比较熟悉的“甲肝”“乙肝”“丙肝”等类型,是以感染肝炎病毒的不同进行的类型区分。目前已确定的有5种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其中甲型与戊型肝炎多表现为急性感染(急性肝炎);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大多呈慢性感染(慢性肝炎),部分慢性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目前对病毒性肝炎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甲型和乙型肝炎可通过疫苗预防。
  但从病理改变来看,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变基本相同,都是以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同时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
  (1)变性:肉眼见肝体积增大,包膜紧张,切面失去原有光泽。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几种变化。
  ①细胞水肿:肝细胞肿大,胞质较正常疏松淡染,胞质内出现红染均匀的颗粒状物质称为细胞水肿变性,又称浊肿变性。病变进一步发展加重,肝细胞胞质内出现水泡,并可相互融合成大水泡,导致肝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可为正常肝细胞的3~4倍。整个细胞肿胀如气球状,核小居中,称为气球样变。
  ②嗜酸性变:多累及单个或几个肝细胞,散在分布于肝小叶内,此时肝细胞体积较正常小,胞质发生凝固,胞质水分脱失、浓缩,嗜酸性染色增强,胞质颗粒性消失,胞核常固缩,称为嗜酸性变。进一步发展胞质高度浓缩,胞核浓缩乃至消失,最后变为均质透明的嗜酸性圆形小体,称为嗜酸性小体。
  ③脂肪变性:肝细胞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透明空泡(因脂肪在制片过程中为乙醇及二甲苯所溶解,故仅见到透明的空泡),细胞核可被挤压偏于细胞边缘称为脂肪变性。脂肪变性多见于慢性肝炎,急性肝炎时一般很轻或不见。
  (2)坏死:常见的坏死有单个细胞坏死、点状灶坏死、碎屑状坏死、桥形坏死及大块性坏死、亚大块性坏死和多小叶坏死。
  ①单个细胞坏死:肝细胞嗜酸性变,最后可形成嗜酸性小体,这种改变又称为嗜酸性坏死。病变仅累及单个或几个肝细胞散在分布于肝小叶内。
  ②点灶性坏死:肝小叶内数个或小群细胞范围内发生溶解性坏死,坏死的肝细胞很快消失。若坏死的肝细胞范围较小、仅累及数个肝细胞时称为点状坏死,累及范围稍大时则称为灶状坏死。
  ③碎屑状坏死:小叶周边的界板肝细胞呈灶状坏死,同时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④桥形坏死:指范围较广的溶解性坏死。在两个小叶中央静脉之间或中央静脉与汇管区或两个汇管区之间出现条索状肝细胞坏死带。
  ⑤大块性坏死:肝细胞呈弥漫性的大片状坏死,坏死范围超过肝小叶2/3。
  ⑥亚大块性坏死:弥漫性的肝细胞坏死范围累及整个小叶的1/4~1/2。
  ⑦多小叶坏死:多个小叶范围的融合性坏死。
  (3)浸润:浸润的炎细胞以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混有少量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见于肝小叶内及汇管区,小叶内的炎细胞浸润主要见于肝细胞坏死处。炎细胞浸润的程度一般直接与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密切相关。
  (4)增生:包括肝细胞增生、库普弗(Kupffer)细胞增生及成纤维细胞增生等。肝细胞及库普弗(Kupffer)细胞增生以肝细胞坏死灶周围最突出,增生的肝细胞排列状况与肝小叶原网状支架保存状态密切相关,保存完好者排列可与原肝小叶相同,网架破坏塌陷者增生的肝细胞排列紊乱成结节状。
  纤维组织增生主要见于汇管区,并可向肝小叶内伸入。在反复发生严重坏死的病例,由于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而发展成纤维化及肝硬化。汇管区还可见小胆管增生。有研究发现,急性肝炎时各型胶原在肝细胞坏死、炎症处沉积增加,但可随病变的恢复而完全消失;慢性肝炎时随炎症程度的加重,各型胶原逐渐增多,以Ⅰ、Ⅲ、Ⅳ型增幅为大。Ⅳ型胶原的大量出现,可能与慢性肝病后期胶原的稳定沉积并形成纤维化有关。
  (5)淤胆:由于肝细胞的变性肿胀引起毛细胆管阻塞,肝组织内常可出现毛细胆管内胆汁淤积及胆栓形成,肝细胞质内有胆色素颗粒或团块堆积。当淤积的胆汁外溢至肝细胞坏死区时,形成“胆汁湖”。

上一篇:肝炎病人能否生育
下一篇:肝炎的实验室检查

养肝护肝喝什么茶?熬夜解酒就喝有记养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