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具有多样性的临床表现,但其主要方面与其他肝病基本一致,即: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的全身表现如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呕吐、腹泻、乏力易疲劳、肝区疼痛、尿黄等。体征上可见皮肤、巩膜的黄染。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患者可出现蜘蛛痣和肝掌。肝脏肿大者可触及质地、硬度不同的肝脏,腹水存在时可出现腹部叩浊音、移动性浊音阳性。有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可于身体低垂位出现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基本均出现转氨酶水平升高,黄疸型肝炎的病人会出现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病人可出现白蛋白下降,球蛋白增高,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倒置,重症肝炎的患者可有胆碱酯酶下降,若出现疸酶分离现象,即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而血清总胆红素明显增高,提示预后不良。潜伏期是指从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起到发生临床表现之前的一段时间。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时间是根据其传播的途径进行推测,例如进食不洁净食物的时间,可疑输血、注射时间等,故潜伏期有时难以确定。病毒性肝炎分甲、乙、丙、丁、戊型,潜伏期分别为:甲型肝炎最短15天,最长45天,平均约为30天;乙型肝炎最短45天,最长160天,平均为60~90天;丙型肝炎与丁型肝炎约为3~12周;戊型肝炎最短15天,最长75天,平均为40天。
|
上一篇: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
下一篇:什么是甲型病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