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主要由血及血制品、针刺等途径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也可引起传播,故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
(1)管理传染源:急性乙型肝炎病人须住院治疗。应与甲型肝炎、丙型肝炎或戊型肝炎分室住院,防止交叉感染。乙型肝炎无规定的隔离期,只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尤其是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或HBV-DNA阳性者,要注意隔离。对HBsAg阳性者须加强管理,绝对不能献血。防止唾液、血液及其他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所用茶杯、餐具、洗漱用具要与健康人分开。这类人不宜从事保育、托幼及饮食行业工作。托幼机构,接触饮水、饮食及食品加工行业机构的工作人员每年应做健康检查,发现HBsAg阳性者立即调离工作。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工作人员均先检查,合格才能参加工作。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卫生宣教工作。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堂实行分食制。防止医院内的感染,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手术器械、探针、口腔科及五官科器械和各种内窥镜应进行严格消毒。透析室应加强管理,注意消毒。加强输血及血液制品的管理。用更加敏感的方法严格筛选献血员。加强母婴传播的阻断工作,产前检查应包括HBsAg、HBe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产妇设专床分娩,严格消毒器械。HBsAg阳性产妇所生婴儿,出生后用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方法加以保护。 (3)保护易感者:即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除能阻断HBV感染的孕妇引起的母婴传播外,对可能接触乙肝感染源的易感人群也能进行免疫保护。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产生抗-HBs的水平高,保护力强;有的不产生抗-HBs。因此在注射乙肝疫苗第三剂后1~3个月测抗-HBs,如抗-HBs较低则间隔6个月后进行第四次接种。 |
上一篇: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怎样得的
下一篇:如何照顾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