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中医中是没有肝炎这个病名的,限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中医对病毒也没有明确的认识,但是中医药在临床实际中的确治疗了大量的肝炎,在浩瀚的中医典籍文献中,有大量与肝炎相类似疾病的记载。如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对黄疸型肝炎就有了详尽的纪录;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已经有了大量治疗肝炎的方药,如茵陈蒿汤、小柴胡汤、栀子大黄汤、栀子柏皮汤、茵陈五苓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至今在临床上仍广为应用。医学中的“黄疸”“胁痛”“疫毒”“郁症”“臌胀”“积聚”等,都包括了肝炎的描述。对于这些中医病证的治疗,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在辨证分型、选方用药等方面,已经比较有系统性和条理性了。
一般认为:急性肝炎多以实证为主,其发病机制为外感湿热疫毒之邪,蕴积中焦,侵犯脾胃,熏蒸肝胆,使肝脏失于疏泄,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下流膀胱,而致急性黄疸型肝炎,黄色鲜明而为阳黄;若素体阳虚,湿从寒化,寒湿凝滞,胆汁排泄失常,溢于肌肤,黄色晦暗而为阴黄,临床可见胁痛、纳差、恶心、黄疸等证。若湿热疫毒入侵,中阻脾胃,肝郁气滞,肝脾失和,可发为无黄疸型肝炎,临床可见两胁胀痛、纳差腹胀、恶心呕吐、全身乏力。 慢性肝炎的病机错综复杂。首先由于湿热疫毒之邪所独具有的致病特点,如湿性重着、缠绵难愈以及急性肝炎的失治、误治,思病日久正气的耗伤,机体脏腑功能失调等诸多因素,均使得一部分患者的病情向慢性化发展。其发病机制为湿热疫毒之邪蕴积中焦,胶结不解,加之情志不舒、饮食不节、劳倦内伤等诱因,日久则导致脾胃失和,肝失条达,可致肝郁气滞,木横乘土而见肝郁脾虚、肝胃不和之证。若湿热化燥则耗伤肝阴,或长期过用苦寒、燥湿之品亦使肝阴被耗。因肝肾同源,病久则及肾,致肾阴虚。若肝郁脾虚而脾阳不足,亦可成脾肾阳虚。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日久则气血两虚,气虚不能行血,加之肝郁气滞,而致瘀血。血瘀日久,瘀结凝聚而成积聚。若气滞血瘀,痰湿内生,水停腹中形成臌胀。临床表现出正虚邪恶、虚实夹杂,迁延难愈的慢性病程。病变在肝胆,涉及脾、胃、肾。应该说现在中医治疗肝炎仍然遵循着这些理论。 |
上一篇:肝炎有哪些临床分型?
下一篇:肝炎患者如何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