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乙型病毒性肝炎
传染性肝炎属中医湿温的范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多因脾胃正气亏虚,机体抵抗力减弱,正虚邪盛,湿温热邪因而乘之。把肝炎病毒视为致病的杂气,当湿温热毒病邪蕴脾,致湿热郁滞。故传染性肝炎致病的杂气属湿温热毒相兼。脾胃失调,累及肝胆,气机阻滞、湿热蕴结,则出现胁痛、胸闷、咽干口苦、倦怠乏力、纳呆等证。湿热邪毒入里,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泄,外溢肌肤,而成黄疸。而外邪重而机体抵抗力减弱,治疗失时或不当,病程易迁延不愈而成慢性,久则脏腑亏虚,失于调和,血行不畅,脉络受阻,遂致积聚(肝脾肿大)。 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有独到见解:以疏肝健脾治其本,清热泻火以降酶治其标,实践证明,临床疗效颇佳。 (一)疏肝健脾治其本 肝为风木之脏,条达疏泄乃肝之常态,故郁为肝病之本。肝气郁结则横逆犯胃,致肝郁脾虚。在治疗上注重肝病之本,将疏肝解郁之法贯穿整个肝病治疗的始末。同时亦重视健脾益气之法,紧随古训《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将疏肝与健脾二法并驾齐驱,相得益彰。肝郁脾虚证临床常表现为右胁疼痛,急躁易怒,脘腹胀满,倦怠乏力,咽干口苦,纳呆,舌红苔薄而腻,脉多弦滑等肝脾不和症状。肝郁为本,脾虚为标,应治以疏肝健脾之法,常用代表方有小柴胡汤、丹栀逍遥散、强肝汤(见秘验方1)。 (二)清热泻火降酶治其标 肝郁化热,脾虚生湿,湿热蕴结,致病情缠绵,久则耗气伤阴,阴阳俱损,正气虚衰,驱邪无力则疾病更加难愈。故在治疗肝炎上亦重视清热利湿之大法。转氨酶之升高即为中医之“有余”,即“气有余,便是火”,因此治疗当遵《黄帝内经》“损其有余”之旨,重用清热解毒之法。临床肝炎湿热蕴结证常表现为口干苦、咽燥,大便秘结,或可见身黄、目黄、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数等,并常伴转氨酶升高。故当治以清热泻火、解毒利湿之法。常用清热解毒药有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败酱草、土茯苓、半枝莲、夏枯草、板蓝根、龙胆草等。常用代表方为三黄泻心汤合二陈汤、茵陈蒿汤、黄连解毒汤等。 (三)微观辨证 对无明显症状的病毒携带者,治疗应以健脾益气为主,稍佐疏肝之品,以扶正培本,达“四季脾旺不受邪”之目的。如胁痛著者可合金铃子散。 病久入络,症见肝脾肿大者,治疗当兼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品,如桃仁、红花、牡蛎、鳖甲、莪术、三棱等。 肝硬化腹水者则可加大腹皮、泽泻、鳖甲、虎杖、黄芪、何首乌、车前子、丹参、滑石、木通、葫芦皮等。阳虚水泛者可合真武汤或五苓散等。 乙肝后期常表现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升高,白球比例倒置,临床常伴见:面色晦暗,倦怠乏力,纳呆,舌质淡,苔薄,脉细弱。白蛋白之减少乃不足也,根据《内经》“补其不足”之原则,当用补法,宜益气养血,常用药有黄芪、丹参、黄精、何首乌等。 |
上一篇:病毒性肝炎秘方:清热理肝汤
下一篇:肝脏的第一大天敌首推肝炎病毒